找到相关内容250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四川摩岩造像“唐瑜伽部主总持王”

    380,深660。正壁凿身佛,正中大日如来顶冠上坐眇右眼,无左耳,缺左臂的柳居士像。  二、安岳柳本尊化道造像调查记述  毗卢洞柳本尊化道十炼图造像  毗卢洞石窟,位安岳县东南50公里石羊场塔子山(...的石羊场地区有毗卢洞、华严洞和茗山寺石窟处,均无纪年镌记,虽然多认为是宋刻,但年代说法不一。此外,四川其他石窟中尚未发现柳氏造像形迹,成都青白江弥牟地区亦沦褫无复遗迹,但清代《汉州志》还记有本尊出...

    陈明光 胡良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5168918.html
  • 略论儒佛会通与两宋理学思维的基本向度

    “居士”和“僧伽”,“天人合一”、“内圣外王”,也不是“身佛”的“身同具”。此处也是理绪纷繁,当另文及之。   (4)另外有两个影响也十分重要,其一是在儒佛融会以后的自然归趋,单纯而彻底的走向“...   ()宋代理学思维的基本向度   1.整体构想之系统思维的向度   2.两端对待之辩证思维的向度   3.开物成务之体用思维的向度   4.超言绝象之直观体证的向度   5.形象直觉之审美思维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84270738.html
  • 明末净土宗莲池大师云栖袾宏之佛化儒道及其逼近耆那教与反驳天主教(1)

    甘愿永居地狱以度最后一位仁兄,他在遂愿后才让此奥妙的 变易身或意生身消逝。显然,此意成身(manomayakaya)的菩 萨后来演变成「身佛」(注12)此说 ...得。仁王般若经便谓「唯佛一人居净土」。如将四土匹配 身,那末(1)凡圣同居(2)方便有余二土是应(化)身佛所住, 宜合称「应土」。 (3)实报无障碍土乃报身佛所化处所,称...

    王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2971095.html
  • 斋明寺旧藏滚动条佛画──以三宝佛画为例

    尊像而言,其题材可分(1)三世佛,即过去燃灯佛(或迦叶佛),现在释迦佛,未来弥勒佛。(2)身佛,即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卢舍那佛、及应身释迦牟尼佛等。(3)方佛,即阿閦佛、毗卢遮那佛、及阿弥陀佛、...科仪与鼓山禅法的行香功能。  关键词:1.斋明寺 2.佛教美术 3.佛教绘画 4.台湾早期绘画 5.台湾佛教  【目次】  一、前言  二、挂轴佛画的题材内容与画风大要  、挂轴佛画的捐献人与制作...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2571349.html
  • 张纯一的佛化圣灵论

    来,为众生所本有等论点。这些论点是张纯一的圣灵论的一个部份而已;至于张纯一以身佛、心佛众生、佛法僧三宝和体大相大用大等来述说圣灵在三一中的关系等论点,由于篇幅关系,只能留待他日另辟专文处理。我们选择...等同于“佛性”。   佛性差不多可以说是中国佛学内一个最重要的思想,中国本土佛学如论、天台、华严和禅,均以佛性为其理论和实践的核心。[42] 因此,对佛性的讨论有着多方向的维度,不过有两点是中国...

    赖品超 苏远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022685468.html
  • 宁玛派与普贤法身之说——提交“普贤与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

    河源流。如声闻、独觉、菩萨乘是由化身佛释迦牟尼所讲,属于显宗共乘类;事续、行续、瑜伽续是由报身佛金刚萨埵所讲,属于密宗外乘类;生起摩诃瑜伽、教敕阿努瑜伽、大圆满阿底瑜伽是由法身佛普贤所讲,属于密宗...源头直接上溯到普贤法身佛那里,既增强了大圆满阿底瑜伽在九乘次第中所处的高端境界,又体现了普贤法身佛在身佛中占有的不可思议的殊胜地位。   、“大圆满法”与普贤法身之境界   宁玛派在无上瑜伽续...

    尕藏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84885643.html
  • 荷泽显宗记溯源

    ,同于法身,谓之一体三身。   《维摩诘经》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又云:“若有得有证者,则于佛法为增上慢”,又云:“菩提无住处,是故无有得者。”   《坛经》云:“身佛在自性中...者,即生实相。无住而住,常住涅槃;无行而行,即超彼岸。如如不动,动用无穷,念念无求,求本无念。菩提无得,净五眼而了身;般若无知,运六通而弘四智。是知即定无定,即慧无慧,即行无行。性等虚空,体同法界,...

    月溪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50288601.html
  • 〈四教颂〉试解

    形成障碍。   经论说多障众生要修念佛观。无论那一类的障碍,观念佛的身。观想佛的应身,于三十二相中,随取一相,例如缘著白毫相入观。若不入定,可以另缘一相,达到入定为目标。念报身佛是念佛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念法身佛,是观法身无相,境界是空,何来境界逼迫身心。总的一句,念身佛,就是要能够集中精神思考谛理,以达到破惑作用。   另有列出一种对治我见执的界分别观,又称无我观。不能了知...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43589825.html
  • 朝阳历史佛教文化之“最”

    异众皆作哀恸之相。床后有娑罗双树,右上方置锡杖、钵盂。床脚站立护法天王一尊,身着甲胄,双手持弓箭,足踏二夜叉。北侧银片线刻法、报、化身佛,头上有宝盖,手结契印,结跏趺坐在莲座上,座下置莲盆。西侧银片...重大事件,它是史籍所载迄今朝阳地区在内的前燕统治区内第一座佛教寺庙,也是东北地区最早的佛寺建筑,并在凤凰山南沟山崖上凿摩崖佛龛,现仍存63个,数量之多,令人称奇。经调查,这些佛龛开凿于燕时期,经过...

    孟昭凯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3101790695.html
  • 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

    例如惠能认为:“佛是自性作,莫向外身求”,“此身佛,从自性上生”。众生与佛的差别只是自性迷悟的不同,“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禅宗将佛性还原为人的内在本性,破除了对佛祖等外在权威的迷信...精神。中国传统宗教,无论是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灵魂崇拜,还是代秦汉时的祖先崇拜与天帝鬼神祭祀,乃至上生土长的道教,无不以现世现生的生存发展与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表现出了与一些西方宗教以彼岸世界为现世...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0096044.html